當專利師已經十多年的時間了(若加上專利工程師則更久),聽到上述的疑問也不下數十次了,一般標準的回答就是『申請專利可保護您辛苦發明的心血,以防止被他人竊用』。然而,專利申請的流程往往需要花一段時間,且還不一定可順利獲得專利。而且,就算專利真的獲權了,若碰到有人侵犯,還需要花一大筆的律師費。若以此脈絡進行思考,會發現除非真的是重要的發明,否則還真的不太適合申請專利呢?而且,根據統計,專利商品化的比率一般是介於3%至5%之間。 但是,全球每年的專利申請量仍然不少,光是台灣的智慧財產局每年所接到的專利申請量就高達8萬多件,更不用提全世界的前二大的市場“美國”和“中國”了。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一些疑問,難道那些申請專利的人都是傻瓜嗎?花錢去申請將來可能完全用不到的東西。然而,這些人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傻,以下是我關於『申請專利有什麼用?』的一些看法。
你無法準確判斷什麼專利將來有機會商品化
市場是瞬息萬變,人們對未來趨勢往往無法準確掌握,甚至是荒腔走板。當蘋果剛推出iPhone時,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想不到其會對通信業界產生如此革命性的影響。Google的兩位創辦人當初其實只想以數百萬美金將其技術賣出,在找不到買家的情況下才跳下來自己做,結果成就了市值上千億美金的大企業。如果你無法預期將來什麼產品會大賣,當然也就無法預期何種專利將來有商品化的機會。 因此,申請專利有時更像一種亂槍打鳥的策略,雖然大部分申請的專利到最後可能都無法商品化,但即使只有少部分專利得以商品化,這些投資在專利申請上的成本可能都賺回來了。
行銷上的功效
在產品打上『已獲得××專利,專利編號:××××××』或『××專利申請中』,往往會給消費者此產品具有一定質量的印象。或者,產品製造商在向客戶或潛在客戶行銷自己時,大量的專利申請量可給客戶其具有一定研發能力且重視智慧財產權的良好印象,而且客戶可能會認為將訂單下給它將來也較不容易有專利權上的糾紛。
鼓勵員工接露其Idea
藉由設立『專利提案獎金』等類似制度,可鼓勵公司員工將其腦袋中的想法貢獻出來。縱使大部份提案的價值可能都不大,但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錯的想法,且大量累積下來的知識也不容小屈。另外,也比較能防止員工將來跳槽時,將其腦中的想法帶到競爭對手那邊。
消極的防衛
若你產品賣得很好,而對手看到你的產品後,馬上抄襲並申請專利,之後反過頭來告你侵權,在碰到這種狀況時,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是覺得相當F×××。雖然,在訴訟時你可以陳述說對手的產品是抄襲自你的產品,且產品的販售是在對手申請專利前,故對手申請的專利應無新穎性等。然而,為了證明你的說法,你必須要收集相關證據,且可能還要聘請律師,這當中所花費的成本往往遠高於你當初若有申請專利時所花費的費用。
績效評量
申請專利的數目或所獲證的專利數目常被用來評估公司內部研發人員的績效,而且許多學校的教職人員的升遷標準也將申請專利的數目或所獲證的專利數目納入評量的指標。另外,在申請政府的補助案方面(例如:SBIR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專利的申請』也是取得政府撥款或將來驗收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此外,一些學校也將申請專利的數目或所獲證的專利數目作為學生在課業上表現的評估,而且學生將來畢業後,專利的數目也可用來為自己的履歷加分。
其他用途
當然,申請專利的功用可能還有很多,例如『虛榮心』,對於某些老闆或發明人來說,其擁有的專利數目愈多,愈能滿足其虛榮心。然而,千萬不要忘記專利根本的用途:『保護您辛苦發明的心血,以防止被他人竊用』。